在全国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中,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2024年6月21日上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在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举行。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代表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何美宣读备忘录。双方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开展为期三年的全面战略合作,携手推动美术评论学科建设、学术评价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签署仪式由吕品晶主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代表中国评协向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赠书《文艺评论概要》,该书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编写,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作为首部文艺评论全门类通识性读本,是开展高质量文艺评论培训、培养高素质文艺评论人才的重要教材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代表双方在合作备忘录上签字
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合影
交流座谈会现场
签署仪式后,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评协顾问范迪安提交书面发言,中国评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尚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长杭春晓,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于洋等专家进行交流座谈,深入研讨美术评论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与建设路径。
范迪安提出,要使美术评论成为艺术人文学科发展的增长点,把美术评论与学科建设、创作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时代使命进一步结合,在三个方面锚定目标并坚定推进: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作为问学之基、研学之法,发挥美术评论在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上的重要作用;二是要投身全院各学科发展的实际,不当旁观者,力做局中人。美术各学科在创作科研上的新探索新成果,就是美术评论的新对象新课题;三是要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画论、书论、文论的理论范畴和话语范式,构建美术评论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进而构建关于美术的中国评价体系。
尚辉认为文艺评论合作备忘录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签署,是文艺评论工作与学院学科建设进行有效结合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具有典范意义。他提到一个重要议题,即在当下的文艺评论的学科建设中一定不能忽视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建设。青年艺术家、理论家在借鉴西方现当代理论的过程中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阵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杭春晓指出过去我们的美术史论学科体系存在“歧视链”现象,背后的逻辑是一整套知识认知方式和对何为“学问”的理解与界定。当下的批评圈层分化,亟待建构学术共同体和学科体系。在中央美院召开文艺评论备忘录签署会议是以文艺批评的学科建设为基点,真正开始建立以知识生产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
于洋则聚焦于全媒体时代美术评论的现状和未来,尤其关注全媒体时代大众视野下美术品评的碎片化、快餐化、流量化问题,展开对于全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如何兼顾“大众”与“专家”的关系、如何兼顾力度、锐度、深度等问题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媒体时代美术评论未来发展路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中央美术学院签署文艺评论合作备忘录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资源,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美术评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谱写文艺评论事业新篇章。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专家学者一行参观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
会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一行调研参观了2024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通过观摩一批年轻美术创作者的作品,了解美术创作前沿动态与青年艺术家的精神风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全体干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相关媒体共同见证了签署仪式。
责任编辑:何逸凡 吴琼